第三章:百味入禅
受有苦有乐,皆需坦然接受。 3、想对应思想与概念:将桂花融入米浆,蒸成洁白软糯的米糕,上面点缀几粒饱满的枸杞。米糕的纯粹与桂花的幽香,代表纷繁思绪中那份清明的本心。 4、行对应意志与造作:将制做豆r冻剩下的豆渣,混合切碎的荸荠和香菇,r0u成小丸子,轻炸至外sU内软。豆渣的再利用,象徵着行动的可持续与创造X。 5、识对应根本的觉知:以黑木耳和枸杞慢火熬煮成一盅深sE的清茶,不加过多调味,味道醇厚温润,如同最深层的意识,包容一切,却不执着於任何一味。 当这五样小点摆放在一个素雅的陶盘上呈给慧明师父时,他静静地品嚐每一味,良久,微笑点头:「善哉。你已开始懂得,素不在於形式,而在於心。一味之中,可见万象;万象归元,不离一味。料理,即是修心。」 下山那天,云雾缭绕山腰。娴娣回头望了一眼静心寺,感觉自己彷佛脱胎换骨。她不仅学会了用呼x1调节火候这项独特的技艺,更重要的,是对「素」有了更深的理解:它不再只是一种饮食选择,而是对内在的观照,是与万物和谐共处的态度。她抚m0着背包里那本自己手抄的、记录了这三个月点滴心得的笔记本,里面有对《素艺经》残篇的猜想,有对那位「台南nV厨师」的疑惑,更有对未来料理之路的重新想像。 山林寂静,但她心中那条通往「素之道」的路,却愈发清晰起来。她隐隐感觉到,这次闭关所学会的「调息火法」,未来某天,或许将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场合,发挥关键作用。